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_cctv1天气预报2009.2.15

zmhk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_cctv1天气预报2009.2.15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关于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

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_cctv1天气预报2009.2.15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关于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1.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晚几点播出?

2.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几位主持人?

3.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历程

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_cctv1天气预报2009.2.15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晚几点播出?

       《新闻联播》于1978年1月1日起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播出时长30分钟(有时会延长) 。

       一、节目介绍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晚间新闻节目,节目由郭志坚、康辉、海霞、李梓萌、欧阳夏丹、刚强担任主播。

       节目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方面新闻为主。

       二、节目背景

       1958年9月2日晚7点,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

       1970年,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在合肥、太原与成都分别开会,寻求如何加强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供稿能力;当时北京电视台新闻部职员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都是搭乘飞机穿梭三地,故名“飞行会议”。“飞行会议”提出了电视新闻改革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一事一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1977年11月,分别召开了华东和中南、华北和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电视台参加的座谈会,共同商讨如何办好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问题。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每晚七点左右播出,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并且启用了新的片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扩展资料:

       节目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9]? 12月31日,央视启用台内仅有的两台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录制新闻影片,采访不久就可以播出,解决了以往使用**胶片时常见的影音不同步、胶片黏贴处断裂等问题。

       1979年9月1日,央视每日播出的国际新闻节目《国际新闻》开播,播映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UPITN)提供的新闻影片、从香港收录的新闻影片与新华社提供的五分钟国际简讯。

       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之后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在此期间,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影片改用微波干线传送至央视,《新闻联播》每日播出时长改为30分钟。7月7日,《新闻联播》后面开始播出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00提前至19:00〔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即现今的《全国新闻联播》)的首播时间是18:30〕,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新闻联播》作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1984年,央视在香港成立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新闻联播》加录台湾华视新闻的新闻影片,也和亚太广播联盟A、B、C区的国家与地区交换新闻影片;同年,女主播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实践了“微笑播报”,虽然引起争议,但是观众反应良好。此后,《新闻联播》的女主播们几乎都沿用了“微笑播报”。

       1986年1月28日,美国发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同月29日,当时的央视副台长杨伟光亲自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这一消息,打破了《新闻联播》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

       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年,作曲家孟卫东完成了一首19秒的乐曲,这首乐曲在1988年3月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同时更换片头。同年,《新闻联播》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

       1988年3月15日起,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彩电中心制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时《新闻联播》更换片头,片头曲改为孟卫东所作的一首19秒的乐曲。

       1990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收录和播出美国CNN国际新闻频道的新闻影片和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新闻影片。10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片头,背景为青蓝色,动画效果为三基色长方块撞击地球。

       1992年10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并机播出。

       1995年7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片头,背景上部为蓝紫色,下部为黑色阴影,动画效果为三基色光柱飞过地球。年8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的背景为长城、地球、CCTV字样,演播室上方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字样。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不过一些大段口播新闻仍然为录播)。 [15]? 同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升格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7月1日,重播版的《新闻联播》由C2转移到C3。

       1998年6月1日,由于C4的改版,《新闻联播》在四套播出的时间从19:00改为03: 00。

       1998年8月2日,《新闻联播》再次更换新演播室,演播室背景为蓝色的世界地图;它是央视第一个开放式理念的演播室,但由于场地和技术的问题达不到要求,只能象征性地布置一排机器。

       2002年4月15日,《新闻联播》片头再次更新,背景为蓝绿双色极光,动画效果与上一版本保持基本一致,此版片头为《新闻联播》有史以来使用时间最长的片头。虽然2003年5月1日开播的央视新闻频道经历了几次大改版,但是《新闻联播》此版片头一直没有更换,使用时间已将近15年。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开播,《新闻联播》从那时起由CCTV1、CCTV13和各省级卫视频道并机直播,与此同时开始在每晚23:10在CCTV-13重播(2005年3月1日起改为每日21:00重播)。同时,比照境外一些电视台的作法,《新闻联播》的背景换成了央视新闻部的机房。同年7月7日,《新闻联播》取消每晚22:40在CCTV-3的重播。

       2004年12月29日起,因CCTV-12改为社会与法频道,《新闻联播》取消在CCTV-12重播。

       2008年2月3日,央视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开始着手改进《新闻联播》,主要改进《新闻联播》用语、资讯量等方面。7月,《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查出患淋巴癌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带病坚持工作。8月31日,已经经历了一期化疗的罗京忍着病痛最后一次主持了《新闻联播》,随后住院继续接受治疗,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2009年6月5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因患淋巴癌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6月16日,播音员邢质斌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6月30日,邢质斌低调退休,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9月28日,《新闻联播》开始采用16:9高清制式播出,演播室及央视新闻部的机房均做了调整。在对新闻报导的画面中仍是以4:3的形式,不过给主持人镜头的时候是以16:9的形式。4:3格式仍然同时播出。

       2010年10月1日,《新闻联播》打破常规,在国庆节当天采用“画中画”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嫦娥二号于当天18时59分57秒,即新闻联播开始前3秒钟发射升空);并在节目播出到19时25分05秒时再次直播“星箭分离”的实况,两段直播全长6分07秒;此举被视为《新闻联播》开播32年以来现场新闻直播的创新和突破。

       为此,《南方周末》的专栏作者评论说:“尽管政治并没有完全让步于新闻,但它起码做出了一种姿态,稍稍低下了它高昂的头颅。”(不过整点报时的广告也和直播挤画面,且广告框住直播宽。有人质疑,《新闻联播》都让了,广告却不能让,十分可疑;因为,嫦娥发射就算不碰时间,《新闻联播》也会报导。)

       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画面配置改版,同时由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

       2012年11月15日,因播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和介绍新一届领导班子简历,新闻联播延时至124分钟。

       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中,央视评论员杨禹出现在与主播郎永淳的连线中,是《新闻联播》开播35年来首次引入评论员。同年1月26日,《新闻联播》首次连线外景记者。2月9日,《新闻联播》切入多路信号直播各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场景,并以《春节序曲》作为结束曲,被称为“史上最颠覆除夕新闻联播”。

       这种结尾形式其后亦有出现。结尾主播也是第一次在除夕之夜的《新闻联播》向观众行拱手礼拜年,此后每年的新闻联播也都沿袭了这一形式。

       2014年1月1日,《新闻联播》以“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为结尾,引起了中国大陆网友的好评,被称为“史上最卖萌的新闻联播”。这种非常规结尾也被央视称作“彩蛋”。

       3月23日,“央视新闻”微博称“结尾,有何惊喜”,引来关注;结果最后画面只是一副花开场景。5月28日,《新闻联播》播音员张宏民、李瑞英退居幕后,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2015年2月18日,《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和郎永淳开场在解说全国各地除夕实况画面后,互相对视即兴交谈,这也是《新闻联播》史上首次男女主播对视、交谈。3月5日,《新闻联播》播音员李修平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3月22日,李修平退居幕后,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

       9月2日,《新闻联播》播音员郎永淳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9月4日,郎永淳因妻子重病辞去在中央电视台的职位,不再担任《新闻联播》主播。9月3日,《新闻联播》出现罕见的以CCTV-1、CCTV-2、CCTV-3、CCTV-13、CCTV-15五个央视频道同时直播。

       2016年2月8日,《新闻联播》首次在头条报道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央视春晚创办34年来首次登上新闻联播头条。9月4日,因CCTV-13(新闻频道)在19:00时段直播杭州G20峰会欢迎晚宴,这是自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以来首次没有直播19:00的《新闻联播》。

       2017年1月21日,刚强和海霞搭档主持《新闻联播》,刚强也由此正式加入《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王宁正式退居二线。2017年1月8日,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4月,王宁正式离开《新闻联播》主播。10月25日,因播送十九届一中全会,新闻联播延长至140分钟,成为迄今为止最长的新闻联播。

       2018年1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联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服务于海内外电视观众,自当天起,CCTV-4(亚洲版)于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闻联播》。(原亚洲版次日凌晨2:00,欧洲版次日凌晨3:00,美洲版次日凌晨5:30的重播不变)

       2018年9月14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手语播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几位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在央视网回看。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新闻联播直播视频可以在央视网的官方网站进行查看。打开央视网,点击直播按钮进入。在出现的页面中选择CCTV1,当该新闻节目到达直播时间时即可进行观看。

       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历程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有:宋英杰、蓝一、杨丹、裴新华、赵红艳 、吴瑞艳 、崔柠 、张建华 、夏雯 、黄庆 、金威 、陈青昊 、秦方。

       宋英杰,1965年出生,现为央视《天气预报》主持人。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动力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台从事预报工作。1993年3月1日,作为中国第一位气象预报主持人走上了电视荧屏,气象专业高级工程师。第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IABM(国际气象传播协会)创始会员,中国气象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宋英杰以其专业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诙谐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2000年、2002年、2004年,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气象节目比赛主持艺术一等奖。

       杨丹,1973年11月出生于湖南,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91年考进北京广播学院,1995年毕业后加入华凤集团,担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2002年,做客搜狐名人有约,2003年3月23日,在国家气象中心大楼前摆设现场签名处,为来参观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观众签名。2004年3月23日,担任财经频道早间《第一印象》栏目主持人。2006年1月25日,在安徽蚌埠市各界人士迎春联欢会”上献唱一首《又见炊烟》歌曲,2009年9月25日,担任主持人节目天气预报栏目正式改版,2005年5月,担任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大使。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成功完成对该频道的播出系统测试并宣布该频道开始对外试播。该频道的最早定位是“以全面化的新闻报道,扩展资讯大视野;强化舆论导向,突出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7月1日,该频道在历经61天的对外试播后正式启播。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根据试播情况对该频道的节目进行了调整(首次小改版),撤掉了《海外速递》、《数字观察》、《世界报道》、《体育周刊》、《财经周刊》、《文化周刊》六个专题栏目,增加了一个谈话类的新栏目《小崔说事》,《新闻》更名为《新闻NEWS》。

       2004年5月1日,该频道再次对节目进行调整(第二次小改版),撤掉了收视表现不好和社会反响度不高的《亚洲报道》、《文化报道》、《声音》,《地方社会新闻》更名为《新闻社区》。此后又在6月份增加了《约会新7天》,12月份又撤销了《财经报道》。

       2005年3月1日,该频道首次改版(首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短的包装(2005年3月1日-2006年6月5日)。与CCTV2、CCTV10同时采用了红白双色调包装,使该频道开始注重品牌化效应。同时更换了《天气·资讯》、《每周质量报告》、《新闻社区》、《共同关注》等多个节目的包装。此后在6月下旬《约会新7天》也更换了节目的包装。

       2006年6月5日,该频道第二次改版(第二次大改版),频道包装及栏目片头开始统一换为**调(《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不更换片头;《东方时空》推迟到2008年3月才更换为**调),将“CCTV新闻”作为频道标志。撤掉了《国际观察》、《央视论坛》、《今天》,原6:00、7:00的《新闻NEWS》、《媒体广场》、《新闻早8点》、6:52和7:52的《天气·资讯》整合为《朝闻天下》,并增加了《人物新周刊》、《360°》等新栏目。6月10日,《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在250演播室的节目字幕条有动画效果;但是在229演播室的部分节目的字幕条却无法实现动画效果,以渐变或者突然出现形式,且字体与250演播室不同)

       2006年7月18日,本频道与CCTV-1在19:30~19:38并机播出广告时,在荧屏右上角显示半透明状的“绿色广告标识”,8月16日起,因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全面启动“绿色广告标识”的审核工作,CCTV1,CCTV13及央视其余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广告期间,屏幕右上角全部显示“绿色广告标识”。

       2008年1月,因南方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最恶劣的暴风雪袭击事件,该频道开始大量增加新闻直播。

       2008年3月24日,该频道第三次调整(第三次小改版),取消了《新闻社区》、《本周》、《纪事》、《360°》、《人物新周刊》、《社会纪录》、《体育报道》、《约会新7天》等节目的播出,同时取消了《天气·资讯》,取而代之为《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凌晨时段还有逐3小时预报)。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残奥会期间做到了全天重点时段的大直播,并在这之后全天上下午开通“新闻大直播时段”。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启动了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直播体制,频道全面改版,栏目重新包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奥运资讯频道,为观众第一时间直播重点赛事,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奥运资讯节目,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奥运会、神七直播结束后,新闻频道借鉴汶川地震的直播经验,为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生,从每天8:30-11:30、下午13:00-17:00改为新闻大直播时段,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最新新闻事件;取消了《新闻社区》节目;同时也将每一时段的《天气·资讯》改为《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让广大观众更快、更实时地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2008年8月10日,该频道取消整半点时间标的显示,时间改放在左下角新闻跑马上。

       2008年9月25日,从神舟七号发射直播开始,CCTV-13的新闻镜面更换为黄绿包装(至2009年8月16日止,初期仅在250演播室使用黄绿包装且有动画效果,而229演播室则继续使用2006年的新闻镜面,直到2008年底才统一使用样式和250演播室完全一样的黄绿包装字幕条,但因为设备原因仍然是以渐变形式出现或者消失,无法实现动画效果)。

       2009年5月27日,该频道传输方式由加密传输改为开路传输,使用卫星接收机的用户可免费收看该频道,之后在香港、澳门和其他海外地区落地。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17日期间,该频道第三次改版(第三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包装,开始朝资讯化的方向发展。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3日,《百姓故事》、《高端访问》、《新闻会客厅》等节目逐渐停播。宣传ID使用蓝色月牙标志,为改版试播阶段。

       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面对面》使用完全独立的包装外,其余新闻节目采用统一片头模式、使用统一片头音乐(“全国哀悼日”期间片头音乐不显示,直接以“您正在收看的是”或哀悼专题片为片头)。

       2009年8月17日,《新闻直播间》开播,取代《整点新闻》,《环球视线》、《24小时》全新亮相,包括CCTV1在下午15点的《新闻20分》节目(同当天《晚间新闻》也是用《新闻20分》的包装,2010年7月11日《新闻20分》正式停播,2011年9月5日《晚间新闻》片头片尾更换至今),同时取消了《晚间新闻》在该频道的播出。宣传ID开始用蓝色地球标志,为改版正式阶段。《实话实说》在当日撤出新闻频道,改到综合频道播出,9月27日正式停播。

       2009年9月28日,因应综合频道高清信号、标清信号同播,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开启高清演播室(编号为250),且所有与综合频道并机的新闻节目亦开始高清信号直播,在CCTV1高清版可看到高清信号画面(“全国哀悼日”期间在原高清综合频道(现体育赛事频道)亦可以看到)。

       2010年3月1日,《新闻1+1》取消统一片头,以独立包装节目预告为片头。随后,亦取消了“您现在收看的是”统一包装,改用《新闻1+1》自制小片头。

       2010年5月16日,《每周质量报告》恢复在该频道播出,取代原周日档《法治在线》。

       2010年8月21日,周六的《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来片头,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而周日的《世界周刊》仍为统一片头,只是原来的节目LOGO在节目播出中右下角可看到。

       2011年7月4日,该频道(第四次小改版)在凌晨的每个整点时段安排直播至少10分钟的《新闻直播间》,并在其他重点时段加大国际新闻的比重。

       2013年5月27日凌晨至傍晚,该频道的节目信号切入新址试验。当天屏幕右上角曾显示了整半点时间标,左下角的时间字体以及跑马灯字体也略有了改变。

       2013年6月17日,该频道正式改由通过将北京市复兴路旧址的节目信号传送至北京市朝阳区新台址予以对外播出。而该频道高清版的节目信号亦开始在新台址内部试播。

       2013年起,因央视加强公益广告审核工作,该频道在播出公益广告时,右上角显示彩色色块的“公益广告标识”。

       2014年11月30日,《环球记者连线》(于2012年2月28日开播)宣布告别,正式停播。

       2015年1月6日,该频道第四次改版(第四次大改版),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 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整点新闻节目(《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新闻直播间》)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播出。播出期间,该频道的画面比例将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重播节目的仍相当于4:3模式,不影响4:3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同时开始使用新的新闻片头、镜面。(但台标比例仍为4:3,导致用16:9设备观看该镜面时台标横向拉伸变形。直到2015年8月17日台标调整才得以解决。)而6时至24时的节目亦拟于新址演播室全部测试完毕后在新台址录制,将使用2015版新闻片头与镜面,画面比例将改为16:9模式。在凌晨跑马中出现了央视新台标“CCTV.”,取代原来的“CCTV-新闻”标志。其高清版本在面向全国测试中,亦拟于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后上星播放。

       2015年9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胜利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直播特别节目,过后继续在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待定。

       2015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中星9号一代机停止传输,卫星用户需安装合法“户户通”即可继续收看。

       2015年12月31日21:45,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2015跨年直播特别节目-新闻回顾,,过后继续在央视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仍在待定。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cctv中央天气预报20091月7号”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